Pick! 醫學極短篇Learn! 3分鐘醫學專欄Play! 邊玩邊學聯絡我們

Menu

Close

Learn! 3分鐘醫學專欄

#免疫與發炎
突發掉髮狀況!? 當心是免疫系統失調徵兆
頭髮,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是外貌的一部分,更與自信與自我形象緊密相連。當你發現浴室排水口堆滿比平常更多的頭髮,甚至在頭皮上隱約看見一小塊稀疏區域時,你會選擇一笑置之,還是開始擔心身體是否出了狀況?其實,一種名為「圓禿」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正可能是導致突然掉髮、甚至影響情緒的關鍵原因。
什麼是圓禿?它與一般掉髮有什麼不同?
圓禿(Alopecia Areata)並非一般自然周期性掉髮,而是一種特殊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掉髮範圍可從數個硬幣大小的圓形區塊擴展至整個頭皮、臉部,甚至全身毛髮的脫落1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毛囊細胞會透過細胞外基質、降低抗原呈現與分泌免疫抑制細胞激素等方式來獲得免疫豁免,也就是說,免疫系統通常不會將毛囊視為外來物2。然而,近期研究顯示,圓禿病人可能由於遺傳基因、情緒壓力或環境等等因素,破壞了毛囊的免疫豁免保護機制,導致發炎性細胞激素分泌與免疫細胞 (特別是T細胞) 不分敵我的攻擊毛囊,從而引發短時間內毛髮大量掉落或在掉髮狀況緩解後又再復發的現象2
在台灣,圓禿可能比你想像中常見
根據統計,圓禿的全球估計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一3,終生罹病風險約為 2%4,特別是亞洲圓禿的估計盛行率可能高於其他地區3。具有圓禿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家族史、自體免疫疾病病史、甲狀腺疾病、白斑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罹患圓禿的風險可能較高5

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顯示,隨著環境汙染與生活壓力的惡化,國內圓禿盛行率逐年上升,每年約新增2000-3000名病例,且嚴重掉髮的比例也逐漸增加6,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圓禿的發生並不侷限於特定年齡與性別,不論是幼童、青少年,還是成年的男女,圓禿的發生風險都會持續存在,但約 60% 病例會在 20 歲之前發病,其中 10 到 25 歲左右的學生與青年族群發病率更高7
圓禿不只是普通掉髮!? 毛囊的免疫豁免遭受破壞是圓禿主因!
圓禿不僅是外貌改變的「皮毛」小事
圓禿不僅僅是一種頭髮掉落的問題,它對當事人的身心影響更為深遠。對很多人而言,尤其是年輕族群,頭髮的外觀與自我形象密切相關。圓禿帶來的掉髮情形往往讓當事人感到不自信,甚至引發焦慮與憂鬱情緒8,9

更嚴重的是,這些情緒可能導致強烈的社交退縮,讓當事人拒絕與他人來往,並減少與家人/親友間的互動9。這些情況若未得到及時的心理支持,可能會造成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台灣研究表明,圓禿當事人的自殺意圖是非圓禿族群的 6 倍10,因此,現行臨床醫師在評估時,皆會同時將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納入評估指標,並做為治療時的重要考量因素5

 
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為圓禿治療帶來嶄新希望
慶幸的是,由於圓禿病人的毛囊細胞並未完全壞死,因此在妥善的照護下,仍有機會恢復毛髮生長4。而隨著醫學的發展,圓禿的治療方法也不斷地在更新,除了傳統的外用藥膏、光照治療、免疫抑制劑與局部或系統性類固醇治療之外 (部分療法可能尚無適應症),如今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也成為治療圓禿的一種有效選擇5

這類標靶藥物能夠透過調節免疫系統、抑制特定的發炎途徑來減少免疫細胞攻擊毛囊的機會,從而促進頭髮的再生11。若出現疑似圓禿的症狀,可參考相關就醫資訊,儘早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並配合持續且積極的治療,確保頭髮穩定生長,達到較佳的預後。
圓禿的治療方式!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帶來治療曙光
圓禿看似只是「掉髮」,但它實際上是一個涉及自體免疫系統的複雜疾病1,2,對身心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8-10。每年九月是「圓禿疾病衛教月」,讓我們一同了解圓禿,遠離錯誤迷思。

若出現疑似圓禿徵兆,也可透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就醫索引,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意見12,相信透過早期發現、專業的醫療介入以及適當的心理支持,可讓圓禿不再是生活中的障礙,而是成為勇敢面對生活挑戰的起點。
參考資料:
Lepe K, et al. [Updated 2024 Feb 8].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5 Jan.Suchonwanit P, et al. Immunotargets Ther. 2021 Jul 29;10:299–312.Jeon JJ, et al. Br J Dermatol. 2024 Aug 14;191(3):325-335.Alhanshali L, et al.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23 Mar 31:16:803-820.台灣皮膚科醫學會_圓禿診斷及治療共識(2024).Tsai TF, et al. Value Health Reg Issues. 2024 Sep:43:101007.Eitan LNA, et al. Oman Med J. 2022 Sep 30;37(5):e421.Christou E, et al. Br J Dermatol. 2025 May 17:ljaf189.Mesinkovska N, et al.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2020 Nov;20(1):S62-S68.Wang LH, et al. Dermatology. 2023;239(5):712-719. Dahabreh D, et al. Am J Clin Dermatol. 2023 Nov;24(6):895-912.臺灣皮膚科醫學會_圓禿(Alopecia Areata)疾病就醫指引
PP-UNP-TWN-0323-202509
Follow Us條款與政策說明

版權所有 © 2025 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PP-UNP-TWN-0163-202312

您將離開PfizerPro輝瑞醫療專業人員網站

您被導引至第三方網站:
 

此連結將會帶您到第三方網站,該網站由獨立的第三方管理及操作,亦不受輝瑞(及/或其關係企業)控制。如您點選任何進入第三方網站上的連結,您採取的所有行動乃根據您個人風險評估而決定。任何您於第三方網站所提供的資料以及使用第三方網站所採取的行動,均受第三方網站的使用條款管轄,其中使用條款包括保密性、數據私隱和安全性等。


除非以書面明示同意,輝瑞及其關係企業與第三方網站的擁有人或管理員在任何情況下均沒有聯繫,對第三方網站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任何與其關聯的事務,亦不承擔任何責任。


感謝您拜訪PfizerPro輝瑞醫療專業人員網站,期待您的再次拜訪。


PP-UNP-TWN-0029-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