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癌症
乳癌起因於乳房細胞發生異常,且不受控制地生長,形成腫瘤1。乳癌剛發生時在乳管或乳葉(也就是「原位癌」),是不會危及生命,但隨著越晚發現或治療而越差,因為癌細胞開始侵入附近的乳腺組織,還可能擴散、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嚴重將危及生命1。
乳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因2,在臺灣,乳癌也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近幾十年來發生率急劇上升3。2017年臺灣一項全國研究報告顯示約每120名女性就有1人罹患乳癌4,另一項臺灣分析結果也發現,自1997到2016年,臺灣乳癌新病例數從每10萬人中約60.33名女性增加到約128.20名女性3。
性別與年齡是乳癌發生的主要風險因子,乳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女性5。有乳癌家族史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6。
乳癌的症狀多變,可能但不一定會觀察到的有: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乳房或腋下出現腫塊、乳頭或乳房發紅或腫脹、乳頭有乳汁以外的分泌物、或乳房及周圍感到疼痛7,8。
建議一般女性從生理期第一天起算,在第五至七天施行「看、觸、臥、擰」四步驟,併攏手指並以指頭觸摸兩側乳房,包括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檢查是否有異狀9。但自我檢查不應取代定期的乳癌篩檢8,許多與乳癌相關的症狀也可能是由非癌症疾病引起的8。
常用於診斷乳癌的方法包括:身體檢查和健康史用以評估整體健康狀況;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和磁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提供乳房組織影像檢查;如果發現腫塊,可以進行乳房切片檢查,在顯微鏡下檢驗癌細胞6,10。
如果發現有癌細胞,可能會進行額外的影像檢查以決定乳癌分期,或荷爾蒙 (雌激素和黃體素) 接受體檢測、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檢測、多種基因檢測等,來擬定治療策略6。
依據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擴散到什麼程度?由此將乳癌分為五個階段11-13:
• 零期:稱為乳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是一種非侵襲性癌症,癌細胞局限於乳管內,尚未擴散到周圍的乳腺組織
• 第一期:腫瘤小於2公分,僅限於乳房組織或轉移至靠近乳房的淋巴結
• 第二期:腫瘤2至5公分,或腫瘤小於2公分但有1至3顆腋窩淋巴結轉移。第二階段仍被認為是乳癌的早期階段
• 第三期:腫瘤大於5公分,癌細胞已從乳房轉移到附近的淋巴結、乳房皮膚或胸壁
• 第四期:這是最晚期的階段,癌細胞已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例如骨骼或肺部
根據乳癌類型和分期不同,有不同的治療策略,包括:
• 手術治療:切除腫瘤14
• 化學治療:利用藥物來縮小腫瘤或殺死癌細胞,有口服藥或靜脈輸注兩種劑型14
• 荷爾蒙療法:阻斷幫助癌細胞生長的荷爾蒙14
• 放射線治療:利用高能量射線殺死癌細胞14
• 免疫治療:使用藥物來增強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以更有效地識別和消滅癌細胞14,15。
調整生活習慣可能可以降低乳癌風險16:
• 維持健康體重:體重增加與停經後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有關。維持健康體重、均衡攝取食物、以及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16
• 規律運動:許多研究顯示中度至高強度運動與降低乳癌風險有關。成年人的目標是每週150至300分鐘的中度活動,或75至150分鐘的高
強度活動,而且以分散在一周內為佳16
• 限制飲酒:酒精會增加乳癌風險,建議適量飲酒,但為了降低乳癌風險,最好還是完全戒酒16
• 其他影響乳癌風險的因素:雌激素可能會刺激乳癌發生17,因此產後幾個月哺育母乳可能可以降低乳癌風險,因為婦女哺乳期間的雌激素
水平較低,進而減少乳房組織暴露於雌激素的時間16,18。反之,婦女停經後不再製造雌激素而發生更年期症狀,這時用來改善更年期症狀
的荷爾蒙治療會補充雌激素,而接近更年期開始荷爾蒙治療可能會增加乳癌風險,因此,建議與醫師討論以非荷爾蒙替代品來控制更年
期症狀16,18
PP-UNP-TWN-0288-202501
此連結將會帶您到第三方網站,該網站由獨立的第三方管理及操作,亦不受輝瑞(及/或其關係企業)控制。如您點選任何進入第三方網站上的連結,您採取的所有行動乃根據您個人風險評估而決定。任何您於第三方網站所提供的資料以及使用第三方網站所採取的行動,均受第三方網站的使用條款管轄,其中使用條款包括保密性、數據私隱和安全性等。
除非以書面明示同意,輝瑞及其關係企業與第三方網站的擁有人或管理員在任何情況下均沒有聯繫,對第三方網站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任何與其關聯的事務,亦不承擔任何責任。
感謝您拜訪PfizerPro輝瑞醫療專業人員網站,期待您的再次拜訪。